大学生回农村创业成功案例 返乡创业,从建筑“老人”变身农业“新人”

发布时间:2022-12-10 11:48:16

创业之家整理大学生回农村创业成功案例 返乡创业,从建筑“老人”变身农业“新人”,希望对您的创业事业有所帮助,文章仅供参考,具体需要活学活用才是真正的有所帮助,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创业相关文章大学生回农村创业成功案例 返乡创业,从建筑“老人”变身农业“新人”吧。

立夏刚过,在长沙县安沙镇新华村越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蔬菜种植基地,放眼望去,绿意盎然。“目前大棚里的蔬菜逐渐成熟,再过40天,日产量可达1500公斤。”公司的主理人罗清元,一边介绍着,一边摘着黄瓜。

罗清元(左)和周亚民(右)查看蔬菜苗情况

今年53岁的罗清元是安沙本地人,之前一直从事建筑相关工作。2020年8月,罗清元回乡创办了越野车俱乐部,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旅。去年,他的俱乐部年收入超200万,还带动了周围10多位村民就业。

但天不遂人愿,俱乐部刚有起色,疫情又反复了。没有资金回流,车辆保养、水电开销、员工工资……种种经费环环相扣,对俱乐部造成了不小的影响。

“俱乐部的跑道占地只有外围的8公里,为什么不把跑道中间的土地给利用起来。”正当罗清元发愁之际,既是同行又是老乡的周亚民找到了他,帮他出主意想办法。“民以食为天,蔬菜种植是民生大事,一定有发展空间。”罗清元和周亚民一拍即合,开始迈步“二次创业”。

创业之路向来坎坷,从没接触过蔬菜种植的两人却胸有成竹。原来,早在2021年4月公司成立之初,罗清元和周亚民就向新华村党总支书记黄治国求助,希望能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,协助他们开展蔬菜种植。

“没问题。有什么需求尽管提,我们全程做好服务。”黄治国随即表态,安排专人跟进对接,指导企业办理各项业务。经过多方努力,最终提供了近40亩土地供两人进行蔬菜种植。这也是安沙镇结合“三带三抓两促进”暖企行动,全面落实“党建聚合力书记领航”,助力“四个年”行动的生动实践。

种植技术,是罗清元和周亚民要面对的另一个难题。虽然在农村长大,但毫无种菜经验的两人,一切都得从头学起。为此周亚民四处奔走学习种植经验,罗清元也跟着边学边干,慢慢地也摸索出了一些符合当地蔬菜种植的门道。

“我们使用的都是豆蔻一类的有机肥料,种出来蔬菜才能品质佳、口感好。同时,我们还会按照销售要求,对采摘的菜品进行抽样检测,确保售卖的蔬菜农残含量符合国家标准。”短短的一年时间,周亚民说起蔬菜种植却头头是道。

为了把家乡的优质蔬菜直接“端”上长沙食客的餐桌,两人还特意邀请了湖南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前来指导,请他们提供技术支持,协助进行产品研发。据了解,越丰公司目前已经建成15个专业蔬菜种植大棚,品种涵盖辣椒、茄子、黄瓜、丝瓜四种蔬菜。

辣椒种植大棚

“朋友圈里都说他们家的辣椒特别好,做菜格外香。”慕名前来采购蔬菜的市民潘志峰说,“菜地直销,既有价格优势,产品又新鲜,这可是市场上的抢手货。”

种植基地日益成熟,犁地、除草、播种、施肥、收割都需要用到大量人工,为了带动村民就业增收,罗清元和周亚民选择优先录用当地的村民。

“种菜、收菜,根据工作种类的不同,每天都有100到200的工资。”60岁的熊美云是新华村树家坳组的居民,谈及能在家门口工作,她的脸上写满了幸福。“每天能有点事做,我觉得特别充实。”目前,像熊美云一样长期在越丰公司务工的人员有30多个,预计未来还将扩充至50人以上。

近年来,安沙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,让企业更加安心、放心在这里扎根、发展、壮大,不断激发市场活力,助推更高质量的发展。

“现在我们还在扩大规模,年底总产值预计能达到100万斤。”说起即将到来的农忙,罗清元和周亚民信心满满。

“我和元哥是建筑行业的‘老人’,但在农业种植方面却是两位‘新人’。”周亚民说,新人展现新作为,只有这样,路子才会越走越宽,种菜的日子,才会越种越甜。

以上就是关于创业之家文章大学生回农村创业成功案例 返乡创业,从建筑“老人”变身农业“新人”的全部内容,再次感谢您的阅读,祝您创业成功。

精彩图片

热门精选

大家正在看